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的基础上,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报告不仅在未来五年的目标部分强调了“国家安全更为巩固”的任务要求,而且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充足表现了党中央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稳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全底板的鲜明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安全依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世界的动荡性、不平衡性、不确定性更突出。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多元文化思潮深度激荡,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各种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各种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五大赤字”更严重。世纪疫情成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不仅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更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
国内的顽固性、多发性的风险挑战更突出。新时代十年来,党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将强未强的关键时期。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既面临过去长期积累的矛盾,也面临在解决旧矛盾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还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新征程中我们面临的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并强调“我们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
风险的联动性、倒灌性、放大性更突出。新形势下各种挑战和风险并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而是呈现出相互交织、连锁联动的态势。如果没有及时阻断不相同的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就会使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风险发展成大风险、局部的风险发展成系统的风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演变为政治性风险,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新征程上,我们只有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慢慢地加强忧患意识,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清醒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惊涛骇浪和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够稳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安全底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复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14年,习首次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精确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的转变,“安全”内涵由11种拓展至16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科学研判国家安全形势,秉持人民至上、强化战略思维、坚守底线思维、发挥历史主动、坚持问题导向的新理念,回答了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学说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的守正与创新,是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是我们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旁边的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征程上,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一起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逐步的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稳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安全底板,既要“谋全局”“谋万世”,更要抓住关键环节、关键内容,牢牢牵住国家安全的“牛鼻子”,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国家安全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包括“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使得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一个有着严密内在逻辑关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核,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是对各类要素有秩序、有规则、有保障、有合作状态的总体性规划与价值评价,体现了对总体安全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迫切需要,是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举措。
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是稳固国家安全底板的关键路径。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的根本原则和实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国家安全是中央事权的理念。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把制度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位,强化捍卫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要以发展成果纾解安全困境,以安全能力保障发展环境,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既要关注国家各领域、各层级、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又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要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社会治理的总体效能。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