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李勇一天没歇。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顶板结构正在分区域整体抬升。作为中铁建工集团图书馆项目总工程师,李勇每天都在工地现场指挥,1000多吨的顶板,在地面焊接完成后,由27台液压泵合力抬升预定高度,建成为图书馆的“森林伞盖”。
大运河博物馆,已完成整体的结构封顶,施工现场,建设者正为外立面工程忙碌,“运河之舟”已立起骨架、静待扬帆;
剧院项目工地,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为了“6月底封顶”的目标,建设者正全力冲刺;
在假日坚守的建设者手中,一个个“超级工程”从无到有,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一步步成型,千年之城正从规划蓝图变成现实画卷。
建设城市副中心,并非要空地建新城,而是在原有通州老城的基础之上精心优化、改造、建设,着眼未来没有“城市病”的目标,突出绿色、创新、协同、开放,高标准规划设计城市框架,推动城市升级。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亮点。但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区位于东部,自古被誉为“九河下梢”,每年汛期都面临着较大的排洪压力。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通州堰”综合水利项目,就为了确保城市副中心城乡安澜。
“通州堰”主要实施4项综合治理工程:温潮减河、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温榆河综合治理和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再加上分流、蓄滞、排除等措施,可为城市副中心构建起“上蓄、中疏、下排”的多级滞洪缓冲防洪体系,最终使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从现在的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不仅如此,宋庄蓄滞洪区(二期)建成后还能带来美丽的景致,为市民提供一座拥有水面17公顷、绿地75公顷、湿地25公顷的开放式水景公园。
“通州堰”守护着“蓝绿交织”,“东六环入地”工程则缝合着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空间。
展开地图,就会发现穿通州城区而过的东六环,就像一把南北走向的尺子,将城市分割成了两片,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东西向主要道路大多成了断头路,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打通断头路,织密城市路网,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面临的难题。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成为“破题一笔”。
2019年底开工的该工程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道路全长约16公里,改造完成后,东六环京哈高速至潞苑北大街段将变成“地下隧道”。原有六环路位置不仅将改造成“空中花园”,还计划建成“自行车高速路”、无人驾驶示范区,打造一份独特的城市遗产,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功能创新集聚。
车行至东六环,在玉带河大桥附近,塔吊林立处,是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施工现场。处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交会处的这项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2019年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门户型智慧交通枢纽典范,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建成后,市民从这里可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城市升级,消除“城市病”,是为了给市民美丽、宜居的生活体验。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毗邻而建的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三大建筑”,未来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中心、活力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三大建筑共享大约2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配套设施。建筑专业的人介绍,与很多建筑地下空间彼此封闭不同,“三大建筑”2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完全贯通。市民步入其中,不但可以自由通达图书馆、博物馆、剧院,还可以逛商业街、看电影,探访运河故道、小圣庙遗址公园,走进城市绿心。开放共享的理念,使这一区域地面避免人流聚集、交通拥堵。
一项项高科技,助力建设者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工地上,诞生了一项项全市、全国乃至全球有关技术领域的“首次”。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又被称为“森林书苑”,该项目采用高度方向无分格的超高玻璃幕墙,最大限度提升采光能力,打造置身森林环抱之中的“透明图书馆”。
“这座超高玻璃幕墙由276块玻璃组成,其中最大的玻璃高达15.05米,最大的板块重达10.77吨。运输、存放、安装这些玻璃是工程中的难点,无论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无先例。”中铁建工集团图书馆项目总工程师李勇说,玻璃幕墙厚度、长度要求极高,且材料与一般玻璃有区别,安装玻璃的打胶过程,还需在无尘封闭场所中纯手工操作。“我相信,这项工程的实践也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我们国家玻璃原片制造、高大玻璃深加工及胶合、超高幕墙施工等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李勇说。
除了应用新材料,“超级工程”还使用了新设备。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盾构掘进长度7.4公里,在地下几十米深的位置,“京华号”和“运河号”两台超大盾构机已经就位,它们各自的身高都将近20米,体重超过4000吨,是中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终结了中国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依靠国外品牌的历史。
“京华号”和“运河号”创造性地采用了常压换刀技术,在刀盘内部设置一个刀箱,工作人员进入其中换刀,换刀速度从以往的一天缩短为最快40分钟。“运河号”则搭载了五层刀盘技术,可一次性掘进4.8公里不换刀。两台盾构机还装有高精度测量和导航系统,动态显示当前位置相对于隧道设计轴线的位置偏差,准确度精准到毫米级。
盖房子,通常是先挖地基,再建结构,而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则逆向推进——“盖挖逆作”。
“由于项目是地下三层结构,基坑周边有大量市政管线、建筑物,需要将常规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次序颠倒过来。‘盖挖逆作’,就是先支柱子搭房顶,最后是地面和墙面施工。”北京城建集团技术质量部部长刘全军解释,这种创新施工方法虽然增加了工程难度,但用正式的整体的结构代替了传统基坑工程中的临时内支撑结构,不仅减少废弃结构,也提高了工程实施的安全性。
记者在施工现场发现,每一项“超级工程”都配有一颗“智慧大脑”,通过一系列分析摄像头、传感器得来的大数据,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到违规、听得到噪音、闻得到粉尘,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施工,交出了“高质量建设”的成绩单。
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在建工地西侧,有一栋二层小楼,项目的“智慧大脑”就在这里。进入室内,一座3D全息沙盘很是显眼。“剧院拥有5个大层,结合不同演出场地的需要,每个大层间又设计了4至5个夹层,这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相关负责的人介绍,3D全息沙盘能帮助技术人员对于项目重点、难点,异形结构,管线综合等进行可视化交底,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本金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甚至在高达数十米的塔吊顶部,也安装了智能设备,每一个塔吊的转角、吊重、荷载比、力矩比以及高空的风速,都能实时监测,防止塔吊之间产生碰撞。
“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并不仅仅指建筑盖得好,更在于对旁边的环境影响小。”施工现场负责人说。
“超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开挖的土方量都很大,非常容易导致扬尘污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这座车站将向地下深挖32米,基坑东西长达2公里,土方开挖量预计将达到1300多万立方米。
在工地中每走一段,抬头就能见到一排电子设备,除了摄像头,还有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以将图像和数据传回“智慧大脑”系统。
基坑四周,有13个智能环境监视测定设备。一米多高的白色支架上,顶着一个扬尘监测器、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和一面显示屏。这套看似普通的设备,有着惊为天人的监测能力:除了风力、气温、噪声等常规指数外,还能实时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当PM2.5和PM10的数字超过设置值时,将自动向工地负责人的手机上发送喷淋降尘提示。提示甚至能精确到具体打开哪一区域的喷淋设施,快速释放大量水汽,大大降低扬尘污染。
从基坑内挖出的泥浆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经泥浆池沉淀,统一存放至南侧的存土区和晾晒区。在这里,有专人为晒干的泥浆盖上防尘网。每一辆向外运输渣土的车辆都装有定位,离场前,不仅要仔细做好苫盖,还要经过洗车池、洗轮机的清洗,确保没有渣土遗撒隐患。登临高处俯瞰,一辆辆洗地车正在场地内忙碌,边角地块、钢筋加工棚周边,几位工人用上了吸尘器,随时收集粉尘。
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区所有建筑工程,都要遵循通州区政府提出的强化扬尘治理“双十条”,每个工程开工前,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通州公路分局、区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要联合组成工作组,进入工地指导扬尘治理。工程开工后,除了区住建委的不按时进行检查外,还有第三方公司的巡查,对于易造成扬尘污染的土石方作业工地,将安排督导员驻场。
谷雨时节,随着3根长12米、重6.9吨的“牛腿梁”就位,被称为“森林书苑”的图书馆项目首段山体结构吊装完成。预计6月,图书馆内的“山谷门厅”现雏形。
施工现场被划分为4个区,西北角的区域慢慢的开始吊装“牛腿梁”,而西南角的区域还在捆扎钢筋……
为何没有同步施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分区施工,每个施工区内有多个施工小组同时作业,每个小组都有安全生产责任人,便于精细化管理。“西北角可以说是试点区,每一项技术难点,都要在这里先行先试,确保流程顺畅后再推广到其他区。”这种“流水线作业”的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工期,减少返工等情况出现,提升工作效率。
与“森林书苑”相邻的大运河博物馆项目(首都博物馆东馆),在“三大建筑”中第一个实现整体的结构封顶。
“我们建设的,是事关民生的重点工程,开工就是决战。”项目动工第一天,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首都博物馆项目经理贾成亮对所有人说,这句话一直被建设者们记在心中。
工地办公室的记录板上,详细记录着施工中的每一个进展:2020年11月23日,实现首段底板浇筑;2020年12月16日,首段正负零板完成浇筑;2021年1月25日,首段整体的结构封顶;2021年4月14日,整体的结构全面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天。
“刨除春节假期,从底板钢筋绑扎到混凝土整体的结构封顶,超2000名建设者一路攻坚克难,仅用了4个月的有效施工时间。”贾成亮说,为了用好每一分钟,全体人员都养成了随时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有一天下雨,天气预报说晚上10点雨能停,300多名建设工人就等在现场。雨一停,就开工。”
去年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城市副中心“超级工程”面临“停摆”。还能不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市区各部门助力,开通“点对点”接员工返岗班车,协调紧缺生产物资进京,为工地配备消杀防疫物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各项重点项目迅速复工。大家争分夺秒,誓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在大剧院项目工地,每天一早,项目负责人都要召开工程进度推进会,借助“智慧大脑”,会议室大屏实时展示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物料、劳务、施工环境等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快速分析,技术人员即时掌握工程进度。“有了高科技助力,我们的建设进度还能提速。”建设者说。
种种努力,成就了令人骄傲的“副中心速度”。对于城市副中心广大建设者、创业者而言,这速度的背后,是宵衣旰食,以拼搏为美、以创新创业为荣的奋斗精神。“我们有一句话叫‘事不过夜’。”城市副中心党工委一位负责人说,就是这样的创业干事精神,推动着城市副中心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入夜,建设工地仍然灯火通明。办公室内的进度表上,一个个施工节点正在临近——
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十四五”时期,随着一项项“超级工程”的推进,城市副中心没有“城市病”的城市框架将基本成型。